眼球烧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向高校女生泼硫酸的恶性罪犯,竟然叫做硫
TUhjnbcbe - 2022/11/26 20:35:00
白癜风康复案例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021/5779550.html

每一个睿智的灵*

都置顶了*鸡汤

1

最近,发生了一起性质非常恶劣的事件,受害人至今情况不明。

在12月28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一节答疑课上,大家正好端端地上着课,却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学生们听到了几名女生惨烈的叫声,循声望去,才发生一名男生竟然往三名女同学身上泼了化学试剂。

据当时在场的学生回忆,事发太过突然,场面骇人,女生们的头发都融了,脸上、身上冒着烟,其中一名女生眼镜上的胶也融掉了。

而伤人的男生显然是有意为之,所有的恶行,都是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做出来的,手段之残忍,令人不寒而栗。

受害女生被烧断的头发

学校很快就报了警,肇事男生随机也被到场的警察制服,据媒体事后报道,医生证实,泼在三名女生身上的化学试剂是硫酸。

目前,一名女生脸部和眼角膜被烧伤,情况不容乐观;另外两名女生脸部和手部也有不同程度的烧伤。

硫酸的破坏力,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据悉,被烧伤的女生有面临失明和毁容的风险,医院能够给予最好的治疗方案,将她们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这件事的性质,个人觉得没有争议,就是一起非常恶劣的故意伤害事件。

加害人作为一名23岁的成年男性,不可能不知道泼硫酸对别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但仍然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了这等行为,很难想象他的内心究竟是有多扭曲冷血。

而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目前还在调查当中,尚未有结论,但据媒体报道,是因为男生和女生发生过“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最多只能说明男生并非无差别伤人,然而,无论有什么矛盾,都不是任何人能够伤害——尤其是以如此恶劣手段伤害别人的理由。

而且,就从报导中看,我们知道其中一名女生伤得较重,另外两名女生相对较轻,那男生是和三名女生都发生矛盾,还是迁怒,还是单纯因为两名女生坐得太近,殃及池鱼,我们还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男生的行为都毁掉了女生们的生活,以及她们背后的三个家庭。

对于私人恩怨,我们有很多方法去解决,但因为别人得罪过我,我就理直气壮违法犯罪的,那只能叫变态;不指责犯罪者,反而拿受害者的私生活说事,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的,只能叫三观不正,是看客中最可恶的一个。

事情的真相,我们还需等待警方的公告,但事情最令人觉得不适的地方在于,这起事件发生后没多久,一个名叫#硫酸男孩#的话题就占据了热搜前列,短短几个小时,获得了5亿的阅读量。

我也是从这个话题中了解这件事的,一开始看到“男孩”,还以为是什么网红鲜肉又出圈了,但前面跟着的“硫酸”,又觉得有点奇怪。

结果一点开,简直感觉一口老血要喷出来,就这,硫酸,男孩?!一起如此恶劣的事件,为什么最先出名的居然是这样一个令人不适的外号?

“男孩”虽然字面意思和“男生”、“男子”等等没有区别,但一般还是带点正向的感情色彩的,从语境上看,对标的是正面人物或者受害人,比如娱乐圈中被粉丝昵称的“宝藏男孩”,以及令人泪目的“百香果女孩”。

什么时候,泼人硫酸也叫“男孩”了,不觉得太中性、太温和了吗?

看着这样一个昵称般的外号,像我那样不明所以点进去的群众会怎么想?受害人的家属又会怎么想?

不少网友也跟我一样,纷纷表示被这个称呼恶心到了,尽管人们都不会因为称呼太温和,就会忽略他犯下的罪过,但这个称呼出现的本身,就是对罪恶的刻意淡化,也是对“男孩”一词的丑化,跟“黑人”被丑化多了,大家都不能再说“black”一样,毁词不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一开始我还以为,又是某些没水平又想博眼球的媒体,搞出了这不伦不类的一出闹剧,没想到,当我查阅了资料之后,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再次被人性中的恶意激出一身恶寒。

2

一般而言,在社会新闻话题下,被置顶以及最热门的消息,都是由权威媒体发布的,但点开#硫酸男孩#话题,最热门的微博,居然是一个娱乐博主发的,除了几张配图之外,文字非常简单,“中国男孩,见仁见智”。

正规媒体的报导也有,但热度明显不如上面那条,而且媒体报导所带的话题都是正儿八经的,#硫酸男孩#的话题放在了最后。

我也查了其他几个大媒体的报道,基本上没有带#硫酸男孩#的话题,而是写得比较正式。

除非大媒体故意删了带话题的微博(目前在网上可查到的评论、图片中没有发现相关痕迹),否则我们基本上可以破案了:这个话题,不是由媒体带起来的,而是某些试图故意挑起对立的群体带起来的。

上文的那条又娱乐博主发的最热门微博,虽然只有八个字,但结合配图,指向性非常明显,“中国男孩”,就是嘲讽前段时间的“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见仁见智”则是最近由脱口秀演员杨笠输出的新段子,是个谐音梗,隐喻“贱人”。

杨笠这番输出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讨论,但无可否认,在这个段子播出之后,又引来了一股男女对立的腥风血雨,结合这个莫名其妙的“硫酸男孩”外号,不难想到,是某些群体想利用这次泼硫酸事件,对“男孩”这个词以及它代表的群体来一次嘲讽:还保护女孩呢,硫酸不也是你们“男孩”泼的?

要是觉得我这番推测还不够实锤,这里有一张在网上找到的截图。

开头是“姐妹们的建议也很好,重点是不要让男字又一次隐身成功”,结尾是“男性污名化女性相关用词时可从来没手软过”、“让正常男孩来跟硫酸男孩割席,而不是我们去替他们考虑”。

我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令人不适的外号,居然是某类女性群体想出来的。

按照贴主的意思,之所以有意让“硫酸男孩”这个词发酵,是因为平时新闻中对“男性”的提及实在太少了,每次都以女性为主语,写女性被害或者害人,不写男的,这次正好趁机扳回一城,要让“男”字好好刷一下存在感。

而且用“男孩”也是有意的,不是不知道这个词太温和,但正好恶心一下大家,好让“男孩”这个词跟“学姐”、“小姐”、“公主”一样,被污名化,让男性群体主动放弃这个词。

看完这个的我:

为了搞对立,就可以拿恶性事件来开涮,无视大众的感情吗?

被害的女生难道不是女的,你们整这样一个“硫酸男孩”,是对她们的保护,还是二次伤害?!

而且哪怕如她们所愿,男性被恶心到了,但女性不也同样会被恶心到吗?

明晃晃的对罪恶的淡化和调侃,正常人无论男女,都只会感到不适,只有那些内心只剩下仇恨的人,才会弹冠相庆,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失去了对正义和美好的追求,生活唯一的乐趣,就是看着对家掉入粪坑。

在这些人眼中,受害者也好,凶手也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已经不重要了,只有性别是重要的,一个男生泼了硫酸,锅要所有男性背;

三个女生受到伤害,但她们的感受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是女的啊,正好贡献素材和话题度啊。

我真的,差点没被气得背过气去。

还要多久,人们才能学会在这种社会事件面前,不要分男女?男的会泼硫酸,女的也会,重点是这个人本身,不是性别,好吗?!

截图自科学博主

燃玉,供参考

3

这件事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在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似乎被原子化,人与人已经失去了最基础的社会联结,而成为网络上一个个冷冰冰的代称、词语,“男孩”、“女孩”、“大学生”、“家庭主妇”……

仿佛这些刻板属性,就是一个人的全部,没人会思考这个人究竟是怎么样的,有着怎样的过往的性格,在被网络的浪潮推到大众眼前的时候,又曾经历过怎样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每个人都变得扁平了,人们也不愿意深入挖掘,而喜欢凭最显而易见的属性去judge别人——比如性别,所以我们才能见到这么多对立情绪以及缺乏理性、脱离现实的言论,在这一点上,其实是非常可悲的。

上述种种示例,并非我在站极端男/女权的任何一方,这两种极端思想如今普遍存在,同样恶臭,谁也不比谁高级。

在和女性有关的社会事件中,同样产生了很多非常冒犯的外号,比如前段时间的清华学姐,令“学姐”一词被污名化了,后来有人觉得不够过瘾,又起了侮辱性更强的“腚姐”。

平时对立阵营的侮辱性外号就更多了,“拳师”、“蛆”、“母坦”、“蝈蝻”,哪个有比哪个更好吗?最关键的是,大家变得更加仇恨了,我们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好吗?

侮辱性词语存在,当然是非常不好的,但解决的方式,应该是理性思考、缓和矛盾,令那些原本纯洁的词语回归它们的本真,而不是你污名化了一个词语,我就也来污名化你的,这不叫平权,叫没事找事。

真心希望,这种被无谓的仇恨冲昏头脑的行为,不要再有了,除了彼此伤害,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也说点题外话,近年来,用硫酸报复他人的新闻隔三岔五见诸报端,国外国内都有,凶手男女都有,性质都非常恶劣。

不禁引起我们的警惕:像硫酸这种危险性这么高的化学物品,获得的方式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我简单查了一下,和泼硫酸有关的案件集中在年之前,大概国家在这方面加强过监管,在淘宝上搜索“硫酸”,也的确只有做实验用的稀硫酸,危险性高的浓硫酸搜不到。

但这不代表有心人真的没法获得硫酸,比如这次的男生,他的硫酸是怎么来的,实验室偷的吗?

如果是这样,学校就要担责,如果不是,来源渠道必须严查。

无论如何,都希望这类悲剧不要再发生了,每个努力生活的人,本都应得到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保持警惕,保持安全,保持心理健康,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最应该做到的,也是对所有普通人最诚挚的祝愿。

*哥玉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高校女生泼硫酸的恶性罪犯,竟然叫做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