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例
一
浙江瑞安的陈女士在家收到一条飞机出故障被迫取消的短信。几天前,她的确在网上购买了从温州飞往郑州的机票。因为短信信息和她订购的机票完全一致,陈女士就放松了警惕,按短信内容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之后被诈骗10万余元。
案
例
二
在甘肃兰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珊珊,睡梦中被电话吵醒,对方声称“我是你的领导”,听声音很像上司孟主任。尽管口音略有些异样,但珊珊想到最近孟主任做了牙科手术,可能因此声音变了,就没起疑心。第二天早上8点多,快到单位的她再次接到了“变了声”的“孟主任”的电话。虽然对垫钱这件事有些不乐意,但珊珊平时对孟主任敬畏有加,不敢多问,再加上对方反复强调留好凭证,可以报销。珊珊就没有再怀疑,半小时内先后3次在ATM机上向“孟主任”转账3万元。事后,她一核实,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防范要点
·六不·
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三问·
遇到情况,主动问本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七个好习惯·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2、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3、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4、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5、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6、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7、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