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INTRAOCULARLENS,MIOL)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其克服了传统单焦点IOL无调节力导致术后视近困难的缺陷,可重建患者的术后全程视力,提高脱镜率,从而提升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规范MIOL的临床应用,从而提升现代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可靠性、精准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保障患者术后获得良好视觉质量,我们基于《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年),发布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规范化视频教程,护航多焦点IOL健康前行。本篇文章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筛选标准。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适应症包括:
1.希望减少术后阅读对眼镜的依赖,对远、中、近视力均有较高要求的患者,优先推荐相对年轻、眼底条件好、无合并影响视力的其他眼病的白内障患者
2.一般要求预计术后散光≤1.00D
对于既有术后散光又有全程视力需求的患者可选择Toric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3.建议暗室下瞳孔自然直径3.0-5.5毫米
4.Kappa角0.5毫米或Kappa角小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中央折射光学区直径的一半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绝对禁忌症包括:
1.合并进行性加重的视网膜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斑变性、视网膜前膜、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及严重视神经疾病的患者
2.小眼球,超高度近视、瞳孔明显异常、角膜严重病变、严重不规则散光、慢性葡萄膜炎、青光眼、晶状体囊膜及悬韧带明显异常
大多数交替性斜视等眼部器质性疾病及弱视患者等
3.已知严重精神性、心理性疾病患者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相对禁忌症包括:
1.生活方式或职业原因对视觉质量要求过高、具有戴镜阅读习惯;年龄过大适应能力有限的患者
2.术前有畏光症状的患者
3.同时需要接受其他眼科手术的患者,如: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
4.既往眼外伤或眼部手术史等可能影响视觉效果的患者等,不作首选推荐
5.焦虑型人格、极端完美主义性格特征患者,过分挑剔及对术后视力有不切实际期望的患者
6.术前建议对干眼、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眼表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7.儿童不建议过早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待屈光状态稳定后再行评估
患者沟通术前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了解患者的性格、职业和视觉预期,详细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眩光、光晕等不适症状,尤其夜间不适感加重。权衡脱镜和视觉干扰之间的利弊,帮助患者认识术后结果和理想结果间的差距。强调术后可能存在残余屈光度数,有需要再次手术矫正的可能。
可以使用以下工具协助进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沟通:
术前科普门诊/病房咨询术后复查▼往期精彩回顾▼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规范视频教程第一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原理概述
权威发布|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规范视频教程第一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原理概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