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眼珠被溶化,就因为这个常见的东西,可能你家也有快看看
大家好,我是陈老师。今天跟大家聊一个特别严肃的话题。你有没有注意过,每次买薯片、饼干、零食时,包装袋里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干燥剂?看起来不起眼,我们通常随手扔掉。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竟然让一个8岁的小男孩永远失去了视力!我看到这个新闻时,心都揪紧了。作为家长,我们经常担心孩子的安全,害怕他们在马路上被车撞,害怕他们从高处摔下来,却没想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干燥剂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孩子的安全,真的需要我们处处留心啊!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8岁的小男孩考完试回家,开心地坐在沙发上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动画片。他发现零食包装袋里有个小包装,好奇心驱使下,他先闻了闻,又把它放进装水的饮料瓶里玩。没想到,瓶子突然爆炸了!那一瞬间,碱性液体溅入男孩的右眼,极度疼痛,眼睛立刻看不见了。送医后医生诊断,孩子的右眼已被碱性液体腐蚀,整个眼球被溶解,造成终身失明!任何医疗手段都已无力回天。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干燥剂真有这么大威力吗?"是的,真的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主要有三种:生石灰类、硅胶类和三氧化二铁类。其中生石灰类干燥剂特别危险。它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还会释放大量热量。如果放在密闭容器里,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爆炸。爆炸时飞溅出的碱性液体对人体伤害很大,尤其是对眼睛的破坏力极强!
别以为这只是个例,查一查新闻就知道,这样的悲剧不止一次发生过:
年,一名初三学生把干燥剂放进保温杯,结果保温杯爆炸,导致右眼基本失明;
年,一位初二学生不信干燥剂遇水会爆炸,结果实验时被溅出的液体烫伤手臂;
年,一个5岁孩子打开干燥剂后不慎溅入眼睛,造成双眼眼球烧伤,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
看到这些,我作为爸爸,心里真是一阵阵发凉。孩子们天生好奇,对什么都想摸一摸、试一试,他们哪里知道这种小东西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呢?他们只是想探索这个世界而已。
我想起前几天看到邻居家小朋友,才五岁,什么都敢拿来玩。他妈妈说:"昨天给他买了零食,他把干燥剂拿出来说要泡茶,幸好我发现得早。"听到这话,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不就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吗?
那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买零食后立即处理干燥剂。给孩子买零食后,第一时间把干燥剂取出来丢进垃圾桶。别想着"等会儿再处理",往往就是这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已经拿去玩了。
第二,教育孩子认识干燥剂的危害。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们干燥剂不能碰水,更不能随便放到瓶子里、杯子里实验。干燥剂上面写着"不可食用"不仅仅是吃了会中毒,还可能因为化学反应而爆炸,后果很严重。
第三,零食吃不完要妥善保管。如果零食一次吃不完,要把它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避免他们趁大人不注意时拿出来玩。
万一孩子已经接触到了干燥剂,我们该怎么应对呢?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应急处理方法:
如果干燥剂溅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赶紧送医;
如果溅到眼睛里,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要转动眼球,让水流冲到每个角落,然后立即送医;
如果孩子不小心吞食了干燥剂,要根据干燥剂种类处理:硅胶类的干燥剂无毒,少量误食一般不会有问题;三氧化二铁类的,要多喝水稀释;最危险的是生石灰类,切不可催吐(避免再次灼伤食道),可以先喝些牛奶或吃些植物油保护肠胃黏膜,但必须立即送医。
前几天我在幼儿园接孩子,听到几位妈妈在讨论这件事。有位妈妈说:"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干燥剂会爆炸,太可怕了!现在家里的零食我都放在高处,还特意跟孩子讲了干燥剂的危害。"另一位妈妈附和道:"是啊,孩子越大越有主见,越不听话,咱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排除身边的危险,把安全教育做到位。"
我想,大家听了这个8岁男孩的悲剧,肯定会更加重视家中的安全隐患。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危险,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干燥剂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洗衣凝珠、钮扣电池、家用化学品等,都是家中常见又危险的物品。
说到底,孩子的安全是我们做父母最基本的责任。我们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但我们可以尽量排除他们身边的危险源,教会他们基本的安全知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各位爸爸妈妈,赶紧看看家里有没有干燥剂,趁着周末好好检查一下家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吧!孩子的安全,真的容不得半点疏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