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悼念抒情的文章就留给别人去写吧。我在多年来零零散散看他的传记和相关文章,这个大师也挺有意思的。
成为大师是不可复制的命运,不过,他一生中有三件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堪称三大战役,一步步登顶,特别符合人生的三段论。
文青和大众只能看见美,资本家和权贵却能创造美,实现美。艺术向来是金钱最好的情人,权力则是艺术最好的爸爸。金钱资助艺术,艺术燃烧金钱,权力保驾护航。
贝聿铭也不例外。祖上的背景是他的起跑线,赢了很多很多人。贝聿铭生在广州,叔父贝润生是颜料巨商,重金购入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父亲贝祖诒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童年在上海、苏州生活,到了18岁,贝聿铭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
在上个世纪初,这属于显赫家世,富裕望族。打造大师的原始基础,是钱和时间堆积出来的。
一个父亲在教育儿子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吐露实情,贝聿铭说,“当我两个儿子选择他们现在做的建筑行业时,我是反对的。我告诉他们建筑师的生涯很苦,搞建筑就必须非常爱这一行,而且成功往往来得很迟,建筑可以说是一个老人的行当,因为必须工作许多年才会得到大家认可,做自己想做的事。建筑师接触的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投资,多数业主不会选择一个25岁的建筑师设计办公大楼。如果幸运的话,设计小住房倒有可能。”
这话非常直接,建筑业很苦、极为看资历、需要数目不小的投资。
如何在一个行业里存活下来?答案只有一个,你必须获得出钱的人,也就是业主的喜欢。别老是强调个人风格,以为可以拿别人的钱成全自己的喜好和梦想。你可以让极少数业主失望,但你不能让大多数业主嗤之以鼻,最终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一点,贝聿铭看得很清楚,“我认为设计特色本身也是一种约束。我并不羡慕那些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建筑师,他们有时由于未能显现原有的设计特色而使业主感到失望。我感到没有固定的风格给了我更大的设计自由。”
贝聿铭原本是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但他觉得自己没有设计天分。又转投麻省理工学院改学工程。院长威廉·爱默生看了他画的图纸,觉得这个年轻学生敏锐而有想象力,劝他还是学建筑。
从麻省理工毕业后,贝聿铭到哈佛大学继续攻读,之后留校任教。就这样,贝聿铭31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哈佛大学建筑系助教。但他选择了离开校园,走向开发商。建筑如果不能在地上开花结果,只能在象牙塔里玩弄学术的空中楼阁。
威廉·齐肯多夫这个纽约开发商,是贝聿铭职业人生的“贵人”。他为这个地产大亨服务的主要项目,就是设计普通低成本住宅。
没读过什么名校,也没接受过什么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威廉·齐肯多夫,是个天才商人,长袖善舞,八面来风,跟*客厮混,包揽下各种赚钱业务。他的父亲只是纽约长岛的鞋匠,但他抓住时代机遇,发了财。并且还想更发财。就跟咱们现在的中国一样,不管你是干什么行业的,哪怕你是个做猪饲料的,最后都忍不住到房地产里拼命捞金。
二战后美国*府为了让市民有房住,推出低利息抵押贷款。齐肯多夫这种老狐狸,立刻动起脑筋。城市就在那里,首选当然是推倒贫民窟,空白上最好盖新房子,利润也最大。齐肯多夫赶紧开始招揽一批建筑师。
狡猾的商人嘛,最讲究性价比了。于是籍籍无名的小字辈贝聿铭,上了这份名单。
从美国建筑师学会,到贝聿铭在哈佛大学的同事,都批评贝聿铭居然跟了齐肯多夫。你堂堂一个名校建筑师,怎么能去盖那种不入流的商业住宅房子?
其实吧,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这个民国的银行家表达过同样的看法:优秀建筑的精髓不仅在于构思伟大的建筑物,而且要使它们与金融和经济要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说白了,就是好好跟“钱”打交道,跟业主打交道,跟*府打交道。盖这种住宅用不着什么艺术创造设计理念,但是,特别能锻炼人,知道材料什么价钱、工人怎么盯着、利润怎么抠……知道现实社会的需求是什么。
贝聿铭和齐肯多夫的关系,有点类似父子。齐肯多夫大胆激进,具备一切成功商人的核心气质——冒险。只要有赚钱的可能,齐肯多夫想方设法达成目的。贝聿铭是他旗下的招牌设计师,名校背景,有天赋的年轻人,又是来自中国的东方面孔,有着异域文化的特色。
齐肯多夫教给贝聿铭的,其实是如何跟真实的世界打交道。未来的艺术大师,此刻也得下基层,先练好基本功。
十二年后,贝聿铭离开了齐肯多夫,自立门户,去做自己想做的艺术项目。齐肯多夫给贝聿铭写了封感情流露的信,信中他说自己和贝聿铭一起改变了美国建筑的历史。
之后,贝聿铭完成了美国得梅因艺术中心和艾佛森美术馆。凭借这两个项目,贝聿铭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国家荣誉奖。他不仅出名了,又逐渐回归主流。
青春期的这12年,贝聿铭跟了这个地产大鳄,等到自己足够成熟,扎实,有一定资历,再自立门户。这是典型的先务实后务虚,先商业后艺术。
这就是全世界通行的师徒制。在大学里,教授学者只能教给贝聿铭学术知识,在社会上,齐肯多夫这样的老师,才能补足贝聿铭的短板。说得再直白一点,商业和艺术完全分不开,艺术的背后,就是商业,只不过或者很公开,或者很隐蔽。
当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决定为肯尼迪建造一座大型纪念建筑——这就是后来的肯尼迪图书馆。
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决定亲自挑选建造师,找了一批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搞了个业内投票。在6名候选者当中贝聿铭排第三,他前面的两位是密斯和路易斯·康。这两位,都是建筑业的大佬。
杰奎琳分头拜会了前三名。密斯当时快80岁了,功成名就,什么大项目没玩过,表现得很淡定。路易斯·康则富有深刻的思想,但表达能力很差,谈起理论十分晦涩。他的工作室也是乱糟糟的样子,他的面部曾经烧伤过,疤痕明显,减了印象分。
贝聿铭就不一样了,在办公室特意准备了杰奎琳喜欢的玫瑰花来迎接第一夫人。贝聿铭的人也收拾齐整,绅士而精神抖擞,充满热情想要做好这个项目。贝聿铭还跟杰奎琳说自己并不出名,但最好的作品一定就会是肯尼迪图书馆。
看看,做事的态度啊,多么重要。对于客户来说,你本来就有名,还谦虚,还对接活积极得很,精气神良好,选谁那不是明摆着么!
这个项目让贝聿铭进入了世界的焦点,但也折磨了他十五年。因为原先的选址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只好重新选址。
这中间,杰奎琳嫁给了希腊船王。因为工程时间拖的太久,当年筹集的那笔经费,也通货膨胀贬值了。这对于贝聿铭来说,难上加难。后来地址选到了波士顿港口的一个垃圾填埋区。
年公布建筑师名字,年肯尼迪图书馆才建完。这么漫长的过程,贝聿铭还真就坚持下来了,最后完成任务,交货了。
只要他半途而废,必然前功尽弃,并且名声受损,成为一个负面案例。
因为肯尼迪图书馆,贝聿铭跟杰奎琳的关系一直保持良好。这就是人品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建筑作品尤其无法例外,它不是一部小说一幅画一首歌,一个人就能完成,它是昂贵的材料、国家或大城市的顶级权力、科技手段和个人美学的大集合。
被肯尼迪家族选中,跟杰奎琳的合作,这一战,令贝聿铭进入世界著名建筑师之列。其实,这也意味着贝聿铭进入了美国*商文化的顶级核心圈。
据说在建筑师圈子里,贝聿铭很少批评同行,保持谦虚,很有华人的传统,圆滑自如。何况他本来就是中国富贵人家的后代,兼顾了商人和气生财的熏陶。
后来的故事,大同小异。无非是艰难曲折,拿下一个一个项目,继续积累成就。很快,他的决战紫禁之巅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卢浮宫的那个玻璃金字塔。
前半生的职业生涯,贝聿铭也不是一次两次被骂,卢浮宫金字塔同样遭遇巴黎人的强烈反对和辱骂。
年密特朗赢得法国总统大选,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密特朗要兑现对选民的承诺,带领法国前进,开始改造巴黎,修缮改造卢浮宫。
这个大项目原本被一个找了*府关系的法国建筑师拿到手。但是贝聿铭也不简单,通过著名画家赵无极的引荐,见到了密特朗。
贝聿铭向密特朗提出的卢浮宫修复方案极为奇特:建造一座在理论上每小时能够容纳人,高度为70英尺的玻璃金字塔。
求新求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新当选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对贝聿铭的方案大表赞同,现场聘任了他。
但是,在文化艺术方面,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是非常骄傲的,完全看不起暴发户土包子美国的文化。
欧美文明的这条鄙视链非常赤裸裸,美国虽然富强,但欧洲才是高级文明中心。让贝聿铭这么个来自纽约的建筑设计师改造卢浮宫,他算老几,他凭什么?
主流媒体纷纷站出来搞批判,《费加罗日报》说:“绝对不能接受。”《法兰西晚报》声称,这对于神圣的卢浮宫来说是“残酷的暴行”。
群众骂,媒体批,贝聿铭不为所动。反正,他还有总统支持。
等到金字塔竣工,年3月4日,密特朗在金字塔内举行典礼。出席的各大名流嘉宾,被灯光、瀑布喷泉、玻璃金字塔的闪闪发光璀璨夺目晃花了眼。贝聿铭为法国总统密特朗赢得了脸面和*绩,在典礼上,他授予贝聿铭荣誉勋章。当时贝聿铭对记者说:“我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刻的来临!”
贝聿铭在骂声中成为大师,征服之路充满争议,但是贝聿铭从来不畏惧争议。甚至可以说,他还挺享受争议的。卢浮宫这个单子,足以令他进入传世之作的殿堂。这是他的巅峰之战,搞定了自负的欧洲人。
人类呀,在哪儿都差不多。金灿灿晶莹明亮的事物,最能吸引眼球,一见之下被征服。而争议越大,盛名越流传。新鲜人新花样冒出来的时候,总是被骂被鄙视被嫌弃。骂着骂着,人们忽然觉得,其实还挺美的——真香定律。再过一些年,人们终于明白它的伟大杰出。
贝聿铭的大师路,跟其他大名鼎鼎的人物本质上没区别。一切文明的本质还是人。金钱、权力、艺术,都要通过人来体现。人的境界,无非是务实,耐得住性子做事有头有尾,能驾驭名利,利用名利实现自我艺术追求,而不是成为名利的奴隶;拥抱争议、经得起争议。
普通人嘛,总是更要面子,喜欢假清高,渴望金钱又嫌脏;向往成功,却总是耐不住寂寞,也总是害怕被骂,只想躲到黑暗的角度去骂别人,过干瘾,不敢站在舞台中央,真正成为自己。庸人难以识别超前的事物,总是扮演着谩骂嘲讽的角色。
这是大师和大众之间,最深的鸿沟。
参考资料:
(1)建筑大师贝聿铭谈自己盖罗.冯.波姆《炎*世界》年第3期
(2)“金字塔风波”使他誉满全球孙国维《文化交流》年第5期
(3)贝聿铭的不为清单马骁驰《家族企业》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