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烧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千年前张骞出西域才目睹的风景,如今藏在 [复制链接]

1#

最近去逛植物园的朋友

一定会被这样一片花海吸引

这是盛放的菊花芦荟↓↓

您知道吗?

二千多年前出使西域的张骞

很可能也目睹过同样的美景

市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

负责人李兆文告诉你背后的故事

专家名片

李兆文: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现为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负责人,农艺师;福建省花卉协会仙人掌与多肉分会副秘书长。曾参与《厦门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编写,在CN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现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仙人掌卷的编写工作。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国家北部面临着匈奴的威胁。当时,天山南麓的三十六国,逐渐被匈奴所征服,或受制于匈奴。于是,汉武帝刘彻把联络这些国家,反击匈奴的议案提上了日程。

在汉武帝下达诏令后,有一个满怀抱负的郎官,挺身应募,勇敢地走上了征途。期间他两次被俘,两次逃脱,历经千辛万苦,使大汉获得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最终击败盘踞在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开启丝绸之路。

这个郎官,也被后世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就是张骞。

悠悠长路上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推测,无从细究,不过有趣的是,这条丝绸之路的沿途,广泛分布着一种多肉植物——芦荟。

根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刘夙博士的考究:

●最早记载芦荟的典籍是唐初甄权的《药性论》,称之为“卢会”。

●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称之为“讷会”。

●五代李珣的《海药本草》说“芦荟生波斯国,状似黑饧(饴糖),乃树脂也”。

●北宋苏颂在《图经本草》中也说芦荟“今唯广州有来者”,广州正是当时中外贸易的主要城市之一。

这里所说的芦荟,应该就是“瑞典植物学之父”林奈所见到的芦荟,林奈命名其为Aloevera;其中“vera”即“真正”的意思。参照刘夙博士的说法,我们姑且称之为“真”芦荟。

如库拉索芦荟,便是“真”芦荟Aloevera传入加勒比海地区之后形成的地方类型——没错,就是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集美容养颜、清凉解渴等功效于一身的库拉索芦荟!

库拉索芦荟

库拉索芦荟是目前开发利用较多,较为热门,有效生理生化成分含量较高的一种芦荟。其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比如:

撕其叶片贴敷面部或烧伤、烫伤部位,可起到柔嫩皮肤、保湿及一定的消炎治愈作用;

提取其所蕴含的芦荟素等蒽酮类物质,可用来加工健胃药品;

可用于加工化妆品、洗发水、饮料等。

芦荟胶

库拉索芦荟的原身——“真”芦荟的野生分布地点,就很接近古代从亚洲通往地中海地区的交通路线,或许正由于它的解渴能力和药用功能被行经荒漠的*队或者行人、商队发现,才逐渐扩散开来,成为传播面最广的芦荟属植物。

中国古代文献里记载的药用芦荟,大多是这个种,或者它转入后繁殖而出的地方型品种。

也许一路上,牵着骆驼的张骞,在酷热的沙漠中跋涉之时,也曾掰下路边芦荟的肉质叶子,吸吮它的汁液,或者涂抹在皮肤上,抵抗阳光的暴晒。

可见,芦荟这类植物从异域到中国的传播,和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它就是典型的“一带一路”型植物。

据悉,如今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已引入了80种(含品种)芦荟属多肉植物,其形态和生态习性各异,很多种类应用在园林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菊花芦荟

非洲芦荟(希望峰芦荟)

库拉索芦荟

*切芦荟

芦荟隶属什么科,一直令广大多肉爱好者甚至部分专业人员疑惑不解。因为能查到的资料里,有分分合合的百合科,有单独成型的芦荟科,也有较为陌生的阿福花科。事实上,这是不同的分类系统下的不同分法。最新的APGIV系统依照分子研究把它归入阿福花科,但国内众多专业人员或爱好者依然习惯依照《中国植物志》上记载的分类,将它划为百合科芦荟属(本文也沿用百合科芦荟属这个分类方式)。

菊花芦荟

芦荟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其叶肥厚,狭披针形,常呈莲花座状叶丛;叶缘常见锯齿,花通常排成总状花序,花被管状,通常于较高积温下开花,有*、橙、红等多个颜色,多姿多彩,花期常持续1-3个月之久。原产于非洲、美洲和亚洲,如今广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近些年,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其中,多肉植物在园林绿化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菊花芦荟

根据实践种植观察,芦荟属多肉植物株型漂亮、花期长久、花色艳丽,适应性强。如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多年繁殖推出的芦荟:

菊花芦荟,如今在每年的春节期间盛开,火红喜庆,震撼眼球;

王刺锦芦荟、山地芦荟、希望峰芦荟、丽红芦荟等多种芦荟,除了株型各异,大方美观外,又于一年间间断性开花,色彩丰富,花期持久,极其吸引游客;

千代田锦、草地芦荟、园艺美国芦荟等小型芦荟纹路漂亮,繁殖能力强,无论作为地被栽植,或是作为盆栽展示,都是非常适合的。

希望峰芦荟

看到这么多美美的芦荟

想在家里栽种该怎么做?

这里有一本

芦荟种植秘籍

赶紧收好了

种植小贴士

(上下滑动浏览)

1

土壤

芦荟属植物喜温暖气候,耐旱耐瘠,部分极耐寒忌涝,栽培时宜选用疏水、透气的中等肥力沙质土。

最简单方便的盆土配方是腐殖土、田园土、粗河沙(或煤渣),以3:3:4的比例混合,再加一份或两份有机肥拌匀。

2

温度

芦荟是喜热畏寒的植物,它适宜生长在18℃-25℃左右的温度,大多数芦荟温度低于0℃即容易受冻,5℃左右则基本停止生长。

3

阳光

芦荟对阳光需求较高。

●春、秋季节可放在阳台或室外窗台上接受阳光直射;

●夏季适当遮阴或移至通风良好的半阴处。

4

湿度

芦荟不喜过湿,但在春季生长期间,特别是强光照射下,需要充足的水分。

若要促进植株向四周伸展,可以把中心部位生长过密的叶子均匀地切去一些,避免积水腐烂。

5

繁殖

芦荟繁殖方法有播种、分株和扦插法。通常采用分株和扦插法,建议在春季生长期进行。

●分株是选取基部分生的小苗另行上盆,刚切下来的小苗可稍微晾干伤口后上盆,刚上盆后应少浇水,可适当对盆土表面喷水,保持植株不萎蔫,1-2周后再开始浇透水。

●扦播则剪取肥壮叶片作插穗,切口晾干后再插入种植土中,保持盆土湿润,适当气候下3周左右即可生根。

6

换盆

芦荟属植物总的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但为保证枝条肥壮,长势良好,建议1-2年进行一次换土换盆。

芦荟主要在春季进行换盆,可在盆底透水孔上先放一块碎石或海蛎壳,以利于排水。之后把芦荟苗放正,尽量让根系舒展,填土覆盖根部后再将盆土加至与盆沿保持2-3厘米为止。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

如无条件换盆,也可在生长期间(春夏)进行适当追肥。

7

防虫防病

芦荟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炭疽病、螨类、蚜虫等,应以预防为主,尤其在多雨季节易得炭疽,应特别注意,需在雨季或高温高湿气候来临之时,加强对其药物防治。如:

●叶斑、炭疽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这一类抗菌药进行防治,同时定期进行修剪。

●蚜虫用吡虫啉一类杀虫药进行防治。

●螨类使用乙螨唑及阿维菌素等杀螨剂进行防治。

●通常在春夏季进行多次喷施防治。

李兆文总结

长见识!下次逛植物园就能露一手啦

厦门日报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