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烧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自主研发同一天内两名重度角膜盲患者 [复制链接]

1#

一位是12岁就失明的小伙,一位是度过33年半明半暗日子的老太,7月15日,两位重度角膜盲患者于同医院成功进行了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手术,术后第二天视力就开始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两人视力还在恢复阶段。22日上午,医院举办领扣型人工角膜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经过9年试验,根据患者特点,我国自主研发进行改良出领扣型人工角膜,它的出现意味着,患上重度角膜盲这种在国内近乎于“绝症”的患者将迎来重现曙光的希望。

一天内全国首两例领扣型人工角膜手术成功实施

年,当时年仅12岁的安徽少年王辉(化名)不小心被石灰烧伤双眼,导致眼睛失明,此后,王辉一直进行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大。两年后,王佳的父医院找到时任院长史伟云,做了双眼人体角膜移植手术。术后一个月左右,他的视力逐渐恢复到0.3。但没有想到的是,半年之后,移植的角膜与眼球发生了排斥反应,视力渐渐恶化,复明再次失败。

“这十几年来,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凭着感觉来。”如今,29岁的王辉终于再次重见光明,他非常高兴。“做完手术的第二天,我的视力就有了明显提高,基本能看清2米远左右的事物,我终于能用眼睛感受这个世界了。”

(史院长正在给王辉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在王辉之前进行手术的,是来自山东高密的70岁老太徐芳(化名),她是全国首例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手术患者。15日下午3时08分进了手术室,半个多小时后徐老太就出来了,迎接她的不只有亲人,还有光明。医院副院长王婷介绍,老人33年前患上白内障,做了一次白内障手术,后来患上角膜病,一直过着半明半暗的日子。5年前,老人家做了一次穿透性角膜移植,但手术后期却产生了排斥反应,老人家的复明之旅也再次失败。

“这次手术前,老人的角膜已经血管化,病情严重,如若再进行角膜移植,百分百会产生排斥反应。”王婷表示,领扣型人工角膜手术是老人右眼重获光明的唯一途径。目前,老人的实力已恢复到0.15,一个月左右将能恢复到最佳视力。“视力恢复效果因人而异,最好的情况能到0.5以上,可恢复自理能力,达到能够开车的标准。”

领扣型人工角膜有望于年上市供应

“人工角膜的移植并非适用于每位角膜盲患者,也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院长史伟云作为本次手术的主刀医生,他表示,对于遭受严重角膜化学伤、热烧伤后角膜完全被破坏,以及产生大量新生血管的重度角膜盲患者,他们被称为角膜移植高危排斥病例,这类患者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2年植片的存活率仅有20%。这类患者有很大的复明的潜力,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植入人工角膜是它们唯一的出路。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角膜盲患者万人,并且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在递增。目前使角膜盲患者恢复视力的主要办法是角膜移植,但我国每年人体角膜器官捐献移植数量不足例,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研发替代人体角膜的人工角膜成为国际医学界热门的课题。“98%的角膜盲患者居住在发展中国家,但大部分的角膜移植手术却是在发达国家进行。”

目前全球范围内,用于临床上的人工角膜主要有四种类型:骨齿型人工角膜、AlphaCor人工角膜、MICOF型人工角膜和波士顿型人工角膜。人工角膜是解决角膜盲绝症的唯一方法,但我国目前仍未有一款完全用人工合成的材料制造而成的人工角膜上市。

来自中国人民解放*总院(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医院的眼科专家经过9年试验,并根据患者特点,我国自主研发成功改良出领扣型人工角膜。“由前板及镜柱、角膜植片、后板、钛锁环四部分组成,组合后像一只‘领扣’,所以它被称为领扣型人工角膜。”史伟云表示,领扣型人工角膜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眼轴长度选择不同的光焦度。表面光洁度、光学偏心、光谱透过率、分辨率等的物理化学及光学指标也均优于国外的人工角膜。

据悉,本次临床试验后,全国包括医院、医院等在内的六家中心还将陆续进行临床试验。史伟云表示,他打算在一年内完成临床研究55例,在取得预期试验成果基础上,领扣型人工角膜有望于年上市供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如意实习生任静通讯员汪心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