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烧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眼球上动刀57年,ldquo广东眼库 [复制链接]

1#

他筹建并扩建了“广东眼库”,缓解角膜捐献不足的难题,为患者送去了移植角膜、重见光明的希望;

他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做到“手术次日必探视患者”,近80岁高龄仍坚持在周末、医院查房;

他先后五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全国眼科学界中堪称“第一人”,耄耋之年仍念念不忘“为人民科研攻关”。

4月22日是我国角膜病泰斗、“广东眼库之父”陈家祺教授的八十岁生日。当天,来自国内外的弟子、同行们以一场高规格的眼科学术会议,为他庆祝寿诞暨从医57周年。

来自国内外的弟子和同行为陈家祺教授庆祝寿诞暨从医57周年。

陈家祺教授,年出生于广东东莞厚街。曾任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中山眼医院院长,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国内最大的眼库——广东省眼库的创办者。

他在角膜病的防治、治疗性角膜移植、眼库技术、屈光性角膜手术、角膜地形图学和眼外伤等领域取得显著的成绩,完成1万多例角膜移植手术,是我国角膜移植手术例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医生之一。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5次(其中三次为第一完成人)、省部级奖21次。持有中国、美国发明专利各1项以及中国实用专利1项。

陈家祺教授

勤下基层锤炼医术,“主治医师”成中山医“名医”

“陈老师是我国角膜病的一代名医,他的名字响亮了至少40年。”国际白内障名家、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教授回忆,年自己考入原中山医学院时,当时才40岁出头的陈家祺,虽然只是一名主治医师,却已成为中山医的“名医”。

陈家祺四兄弟与父母合影。(资料图)

角膜病高居我国致盲眼病的第二位。陈家祺系统地提出了各种角膜溃疡在不同时期的手术时机、原则和方法,提高了我国治疗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享誉国际,并因此获得了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要知道当时的教授没几个,就只有我们经常所讲的‘八大教授’。”刘奕志说,陈家祺以出色的医术,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偶像。

陈家祺教授给病人进行手术。(资料图)

然而,成为一名眼科医生,甚至走上医学这条路,原本不是陈家祺的第一选择。陈家祺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助产士。年,在父母的坚持下,他放弃了当地质学家的梦想,考取了原中山医学院医疗系。他一度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挑战大手术、救患者性命”的外科医生。但大学五年级时,著名眼科专家毛文书教授来挑选毕业生,成绩优异的陈家祺被一眼相中,进入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组工作,师从角膜病泰斗杜念祖教授,最终成为了一名“眼球上动刀、送患者光明”的眼科医生。

陈家祺教授给给市民进行义诊。(资料图)

上世纪60年代,全国医疗战线响应国家“消灭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疾病”的号召,陈家祺跟随毛文书教授牵头的防盲治盲医疗小组,深入广东偏远贫穷的乡村为农民看病。三年下乡经历中,陈家祺走遍了偏僻乡镇,农村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的现状让他很震撼。眼病是“穷人病”。不少重症沙眼患者长期无法得到治疗,最后失明。一些白内障患者也因为贫困而无法得到合理治疗,只能生活在黑暗里。他决心锤炼医术,为患者和尤其是基层贫苦的工人、农民服务,让他们重享光明。

弟子们和晚辈请陈家祺教授在纪念册上签名留念。

开创眼库呼吁捐献,摘角膜医生需吊唁捐献者

在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看来,陈家祺教授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值得如今的年轻医生学习。前一天做过的手术,陈家祺第二天一定去看患者,“现在没几个年轻的医生能做到”。

从医57年来,陈家祺从未和患者发生过纠纷,对于远道而来、没有挂上号的患者,他总是主动为患者加号。他的学生都知道,跟着他出诊,一定要事先吃饱点,因为不可能准时下班吃饭,下午的门诊一般要看到晚上七点多。

当年,医院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曾提出让他开“特诊”,少出专家门诊,以减少患者数量。但他坚决不同意,认为特诊收费高,角膜病的患者多半是工人和农民,经济条件不好,不能给他们增加经济负担。

中山眼科中心从年开始探索角膜移植手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角膜移植技术已相当成熟。借助志愿者捐献的眼角膜,医院每年能做几十例移植手术,但捐献者太少,等候手术的角膜病患者太多,有的甚至要等待两三年才能排得上手术,让陈家祺非常着急。

弟子们和陈家祺教授亲切合影。

据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科主任*挺教授回忆,为了救助更多患者,让公众了解角膜捐献的意义,获得主管部门和其他同行的支持,陈家祺带着一班弟子一家一家上门“公关”。他还利用私交,到“东江纵队”老战士们的聚会上宣传捐献角膜,不少老战士深明大义,身后捐献眼角膜,带动了角膜捐献的良好风气。

年6月,广东省眼库正式挂牌成立,省卫生厅委托中山眼科中心对其进行管理。广东省眼库冀建平副教授年成为陈家祺的博士研究生,经常去摘取捐献者的角膜。“陈老师要求每位去摘取捐献者角膜的医生,都要带着鲜花慰问吊唁逝者,并向捐献者敬礼,表达我们对捐献者救助他人的敬意。”冀建平回忆,陈家祺考虑得非常周到,要求医生在摘取眼球的同时,还要给捐献者的眼部进行“美容”,以便保持遗容完整。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广东省眼库去年已完成多例角膜移植手术,捐献者来自国内多个省份,其中九成是广东省内捐赠。冀建平说,目前每年仍有-人在等待移植,通常要排队半年。“陈老师跟我们一见面,就要问一句‘眼库建设得怎么样’。”*挺说,恩师一直把患者放在心中。

弟子们和晚辈请陈家祺教授在纪念册上签名留念。

攻坚国产人工角膜,改良技术让更多患者重归光明

从70岁开始,陈家祺致力于国产人工角膜的科研攻关。对于难治性角膜病变患者和因抗排斥治疗不佳导致角膜移植失败的患者来说,重见光明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人工角膜上。

人工角膜是用透明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特殊光学装置,部分暴露在眼球外,其余部分植入眼球,从而建立一个透明光学通路来取代病变混浊的角膜,让无法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恢复视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给患者治疗时,可以使用三种国外进口的人工角膜。但陈老师认为,核心技术控制在别人手里,始终不放心。”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科顾建*主任医师回忆,当时从国外定制人工角膜,受生产、进口等因素影响,患者通常要等2-3个月才能做手术,且进口人工角膜一个就要三万多元人民币,耗时久,价格不菲,受益人群有限。另一方面,中国人的角膜参数与国外人群并不完全相同,使用进口定制产品,并非长久之策。

陈家祺教授和晚辈们亲切交谈。

“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人工角膜,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省患者的等候时间,造福更多患者!”年,国产人工角膜项目正式立项。陈家祺用三年的时间,改良了适用于中国角膜病患者的人工角膜,并获得技术专利。“陈老师常说,人工角膜必须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顾建*解释,它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由于人工角膜植入眼内的特点,还要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对国内精密加工的工艺要求极高。

经过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良,今年,这款相对成熟的国产人工角膜产品即将进入动物实验。顾建*估计,一切顺利的话,最快2-3年能够上市。届时,人工角膜价格有望比进口产品降低三分之二,患者等候时间则有望缩短到一个月以内。

弟子们和晚辈请陈家祺教授签名留念。

用学术研讨会来庆生,近八十岁高龄还发SCI论文

当天到场的弟子中,有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有长江学者,也有国内眼科界领*人物。“这是当老师的最高荣耀。”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教授评价道。

在简短的祝寿环节,亚洲干眼学会候任主席、中国角膜病学组副组长、厦门大学刘祖国教授作为陈家祺带出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深情回忆恩师的两个著名的“不发火”:对患者关心如亲人,从不发火;对学生关爱如父亲,从不发火。随后,庆生会变成了一场高规格学术研讨会。精神矍铄的陈家祺教授和弟子们一起认真聆听眼科学最新科研报告。

刘奕志评价,陈家祺教授对临床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对角膜手术的技术做出了很多改进,比如复杂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表面镜片术等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次数之多,在全国眼科界无人能出其右,在全国医学界也是少见的。更可贵的是,近80岁高龄时,他还发表了SCI论文,钻研学术的热情尤其值得年轻医生学习。

(转载来源:广州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