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就业-居住-公共品"的良性互动
"新型城镇化是城市空间格局的改变。城市内部空间范围在扩张,同时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大量人口流动也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城市体系。"这是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系主任、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郑思齐教授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永恒教授正在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
他们把这项研究重点放在城市内部就业、居住、公共品的良性互动,现在也开始向城市群拓展。他们认为,可以将城市经济分成两个部门:产业部门和居住部门,两者又通过交通体系(城市公共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三者能否密切协调互动,决定了一个城市能否实现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理性增长。
在郑思齐看来,计划经济时代是一种职住合一模式,后来随着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住房市场的完善,现在职住分离日益明显。这种职住分离,实际上既有好处,又有负面效应。
她补充说,好处是,很多产业需要集聚经济,因而比较集中于城市中心,形成了很多就业中心和次中心,提高了经济效率;而负面效应是,如果企业高度聚集,就会远离劳动力,增加企业的劳动力和交通成本,另外也会带来很多外部性问题,比如拥堵和污染等。
他们在研究中指出,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要认识到,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的劳动力对于职住空间关系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把握这种需求的差异性,科学规划居住和产业用地的空间布局,实现合理的职住关系,在不损失经济效率的同时缓解目前的交通环境问题。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居住选址有几大影响因素。首先,人们当前和未来在哪工作,以及配偶在哪里工作,都是影响他居住选址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次,在希望居住的地方是否有充足的住房机会,也会带来影响。另外,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也很显著。特别是学校、公交站和地铁站,这对于居民选址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典型的现象是,大城市很多优势的公共服务资源就过度集中在城市中心。
"我们的统计测算显示,住在郊区,然后开车上学下学来接送孩子的情况,高峰期占到了车流量的10%,导致交通拥堵增加了10%-20%,这是非线性的关系。"郑思齐介绍她最近与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的一项研究时指出,目前北京市三环以内的常住人口,只占到全市的三成左右,而三环以内的重点小学却占到了七成左右,这意味着小学的供需存在严重的空间不匹配,家长会长距离驾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带来了上述交通拥堵问题,并带来了城市空间效率的损失。
郑思齐指出,目前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居住的郊区化远远快于就业的郊区化,而公共服务的郊区化是最慢的。产业的集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所以不能人为地把人和产业给分散开,让产业和居民靠在一块,实现"职住合一",这实际上是损失效率的。但是公共服务的集聚没有什么效益,因为公共服务更应该和人(居民)在一起,实现供需匹配,它们过度集中在城市中心只能带来额外成本。所以,她认为,实现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很重要的是考虑公共服务和居民的需求,在空间上真正匹配。
关于城市体系的研究,郑思齐和杨永恒两位教授希望把居住、就业和公共品质三者联动的分析框槛拓展出去。因为,城市之间因为高铁、高速公路的连接,实际上已经成了要素联动很充分的一个一体化区域,这样,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可以在整个区域里实现一个平衡和良性的互动。
郑思齐希望,将这样的理念拓展到新城发展的模式设计和模拟上。"新城如果没有产业,只有居住,就可能会没有发展的后劲;而如果全是工业园区,全是企业,但是没有劳动力,就会引发潮汐式的交通。仅有产业或者仅有人口,都不是良性的发展。
她指出,公共服务在产城融合中起到关键作用。人们不愿意去新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城没有足够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所以,主城和新城的联动,居住、就业和公共品如何形成良好的互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她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