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www.xxzywj.com/家里那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有时候比明晃晃的刀子还危险。上海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玩了不到二十分钟,眼睛被严重烧伤,甚至连眼珠都被“溶化”了。罪魁祸首是什么?不是枪,不是刀,而是大家伙儿家里都有的干燥剂。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就是那个常常跟零食、药品一起出现的小袋子,看着不起眼,平时随手一丢,没人在意。但这个“小玩意儿”遇上好奇的孩子,分分钟变成“定时炸弹”。孩子的天性是探索,但家长的责任是守护,稍不留神,这样的悲剧就会发生。干燥剂伤人,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
年了,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不少。超市里挑零食,电商平台下单,买来的东西包装得都挺精致,还附带着一个“防潮神器”——干燥剂。这玩意儿家家都有,特别常见,食品、药品、甚至鞋盒里都有它的影子。它的作用就是防潮吸湿,看起来无害又低调。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却能引发毁灭性的后果。
故事发生在上海的一户普通人家,孩子趁着家长在厨房忙活,随手拿起一个零食袋子里的干燥剂玩儿,想着“搞点实验”,塑料瓶爆炸了。家长听到巨响跑过来,孩子的眼睛已经被严重灼伤,连眼珠都没保住。干燥剂的“危险属性”并不是新鲜事,但类似的悲剧还是一再发生。看似平常无害的东西,为何屡屡成为灾祸的导火索?
这件事发生在上海的一户普通家庭,孩子五六岁,正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年纪。那天下午,大人正在厨房做饭,孩子一个人在客厅边吃零食边玩。零食包装袋里有一包干燥剂,这孩子看到了,觉得新鲜,想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干燥剂是一小袋白色颗粒,没有味道,看起来也不像有多大危险。
孩子拿着干燥剂,找了一个塑料瓶,把它倒进去,又加了点水。不到一分钟,瓶子里开始冒烟,紧接着“砰”的一声爆炸。大人听到声音冲过去时,孩子已经倒在地上,眼睛被喷出的液体严重灼伤,满地都是塑料瓶的碎片和溅出的化学液体。医生后来诊断,孩子的眼睛受到了强碱性液体的腐蚀,眼球已经彻底损伤,永久失明。
这场意外的发生,既是孩子的好奇心作祟,也是家长疏忽大意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对干燥剂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干燥剂这个东西,很多人都见过,但却很少有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