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诊室中,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因眼底出血而惊慌失措,医院,希望得到及时的救治。然而,医生在检查后却显得异常冷静,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些检查,并未开具任何药物,便让患者回家休息。这让患者感到困惑,既然眼睛已经出血,情况如此“危急”,为何医生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其实,这并非眼底出血,而是结膜下出血,它是由结膜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的。这种出血虽然外观上令人担忧,但并不会对视力造成任何影响,因此无需药物治疗或紧急处理。这种病症在眼科门诊和急诊中,往往患者非常焦虑,而医生却相对冷静。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判断眼睛何时需要紧急就医,何时可以自行观察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视力突然下降是一个需要立即就医的紧急情况。视力是评估眼睛功能的核心指标,眼科医生对视力下降的症状反应尤为敏锐。尤其是那种短时间内明显察觉到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这种变化与之前的稳定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往往预示着眼睛存在器质性病变。
突发的视力下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痛性视力下降,另一类是伴有明显疼痛的视力下降。
.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
①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作为眼动脉的首要分支,主要负责为视网膜内层提供血液。一旦该动脉发生阻塞,视网膜的血液供应便会中断,导致缺血性视网膜损伤。这种损伤通常表现为单眼急性且严重的视力下降,而患者往往感觉不到任何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尽管这种病症的发病率较低,仅为-0例/0万,但其后果却极为严重。一旦出现这种症状且未得到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使视力永久丧失。因此,它被视为眼科领域中仅有的几种急症之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这一病症以单眼急性且严重的视力下降为特征,且患者通常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感。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负责为视网膜内层提供血液,因此其阻塞会导致视网膜缺血性损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甚至永久失明。这一病症在眼科领域中属于罕见但极为严重的急症之一,发病率约为-0例/0万。②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积血是指眼内组织的血管发生破裂,导致血液涌入玻璃体腔,从而引发急性视力下降。这种出血通常源自视网膜血管。其典型症状包括无痛性的飞蚊症现象,有时还会伴有闪光幻觉。视力受损的程度与玻璃体内积血量的多少密切相关。该病症多见于眼部外伤、视网膜裂孔形成以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③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会导致“眼底出血”的情况,这种出血是真正意义上的,并且常常表现为单眼无痛性的视物模糊。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引发的视力下降不同,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程通常是亚急性的,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则常常导致突发性视力下降。视网膜静脉阻塞,这一眼底血管病变,常伴随着“眼底出血”的症状,这种出血并非虚张声势,而是真实存在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单眼无痛性的视物模糊,这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典型表现。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引发的视力急剧下降不同,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程发展相对较慢,呈现出亚急性的特点。视网膜静脉阻塞,这一眼底血管病变,常伴随着眼底出血的症状。这种出血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于患者的眼底。患者常常会体验到单眼无痛性的视物模糊,这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标志性症状。不同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导致的视力急剧下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程进展相对缓慢,呈现出一种亚急性的特征。④视网膜脱离。患者会感到视野中突然出现新的漂浮物或黑点,并伴随闪光幻觉,但并无疼痛感。在视网膜脱离的早期,患者会感觉一只眼睛被“黑影”遮挡,且“黑影”位置固定,视力下降的症状并不明显。然而,若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则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较为常见的类型。该病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近视、曾有白内障手术史、眼部外伤、格子样视网膜变性以及视网膜脱离的家族史等。视网膜脱离,这一视觉障碍,可能会让患者视野中出现新的漂浮物或黑点,并伴随着闪光幻觉,但幸运的是,通常不会感到疼痛。在视网膜脱离的初期,患者可能会觉得一只眼睛仿佛被“黑影”所遮蔽,而且这个“黑影”的位置相对固定,此时视力下降的症状可能并不显著。然而,如果视网膜脱离的范围扩大到黄斑区,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受损。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视网膜脱离类型。近视、曾接受过白内障手术、眼部遭受创伤、格子样视网膜变性以及有视网膜脱离家族史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脱离类型,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近视、眼部手术史、眼部创伤、格子样视网膜变性以及家族病史等。这种病症可能导致患者视野中出现新的漂浮物或黑点,伴随闪光幻觉,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在视网膜脱离的初期,患者可能仅会感到一只眼睛仿佛被“黑影”所遮蔽,此时视力下降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尤其是当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到黄斑区时,患者的视力可能遭受严重损害。⑤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视神经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性损伤,通常会导致视力突然且无痛性地严重下降。这种病症的发病速度很快,可能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内迅速发展。有些患者会在清晨醒来时发现视力急剧下降,这通常与夜间血压降低有关。
2.伴有疼痛的视力下降
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这是眼科的一种紧急情况,其特征为突发视力下降,看灯光时出现彩虹样条纹或光圈(即虹视现象),同时伴有显著的眼部胀痛。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剧烈头痛、反复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这种病症通常在傍晚或夜间发作。
许多患者会因剧烈头痛和恶心、呕吐症状而前往神经内科或消化内科就诊,从而可能延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该病症多见于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年龄超过60岁、女性、远视眼患者,以及长期使用某些可能诱发青光眼的药物的人群。因此,对于夜间出现的与饮食无关的头痛、恶心、呕吐,且伴有单眼发红和视力下降的情况,应高度警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②视神经炎
视神经炎多见于20至40岁的成年人,其典型症状为视力逐渐下降,通常在数日内达到显著程度。视力受损程度因人而异,可能表现为中心或旁中心暗点,甚至完全失明。多数患者伴有轻度眼痛,特别是在眼球运动时疼痛会加剧。
此外,还有一系列急性或亚急性无痛性视力下降的眼科疾病,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这些病症的预后往往较差。特别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若不及时救治,超过80%的患者可能面临单眼失明的风险。因此,对于突发的明显视力下降,建议尽早寻求医疗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出现视力下降时,往往误以为是老花眼。然而,“老花眼”仅表现为近视力下降,远视力保持稳定,与这些病症的全过程视力下降特征不符。此外,由于双眼视野部分重合,单眼视力下降可能难以察觉。因此,建议大家尝试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分别遮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注视6米外的物体,仔细比较两只眼睛的清晰度。如果发现单眼视力明显下降,请及时就医。
另一方面,眼外伤是眼科急诊的常见病症。尽管现在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多数人在眼部受伤后会寻求眼科检查,但仍有部分人群对眼外伤不够重视,导致延误治疗和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因此,在发生眼外伤时,请务必尽快就医。
3.机械性眼外伤
机械性眼外伤的常见致伤原因包括金属钻孔、焊接、锤击和钉钉时的意外伤害,以及被指甲、剪刀、棍棒或树木等物体撞击。此外,燃放烟花、使用爆炸物,以及球类和运动器材导致的钝挫伤也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其他钝性机制,如拳头或其他物体的攻击、机动车碰撞时的安全气囊弹出、跌倒或弹力绳的回弹等,也可能造成眼部损伤。
在遭受机械性眼外伤后,首要任务是自行检查眼睑和眼周皮肤是否有损伤或出血。由于眼周皮肤血供丰富,裂伤后容易大量出血,此时应保持冷静,用洁净的毛巾或织物用力压迫伤口以止血。务必避免使用未经证实的方法,如向皮肤伤口内撒各种“药水”或“药粉”。
随后,应按照上述方法自行检查受伤眼的视力。若发现明显视力下降,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4.化学性眼外伤
化学性眼外伤常见于家用酸性或碱性洗涤剂、石灰成分的食品干燥剂、酒精、化妆品、热油、杀虫剂及皮肤用腐蚀性药物等。这类眼部化学烧伤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中至重度眼痛、眼睑痉挛(无法睁眼)、结膜发红和畏光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如接触到强碱,结膜和巩膜血管可能会缺血,使眼睛变白,这种看似不严重的病情实际上预后最差。
烧伤的严重程度与致伤化学品、暴露时间和穿透深度有关。酸烧伤可能引起角膜溃疡和瘢痕形成等危及视力的并发症,但往往具有自限性。相比之下,碱能皂化磷脂膜,导致眼部液化性坏死和上皮细胞快速死亡,且碱性损伤会深入到眼部组织,因此碱烧伤通常比酸烧伤更为严重。
一旦发生化学性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在家中,可以使用洁净的饮用水或自来水冲洗,持续时间要足够长。若在户外,应尽快使用瓶装饮用水或相对洁净的自然水源进行冲洗。遵循“先冲洗后就医”的原则,确保在就医前充分冲洗眼部。同时,携带致伤化学物质的包装或标签等信息,以便医生能迅速判断和处理。
眼外伤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儿童眼外伤更令人痛心。眼外伤往往对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大家常备一副护目镜,以降低眼外伤的风险。答案:无需紧急就医。球结膜水肿通常在过敏性结膜炎或用力揉搓眼睛后出现,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这种水肿可能导致轻微的眼部不适,但不会影响视力或引起疼痛,通常会在几小时内自然消退。